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

Stanford Biodesign Innovation Week5 class 2 Updated need statement and need criteria

這個週二我們經過與另一組之間的討論,他們給了一些意見。主要有兩個部分,一是背景知識可以再更多一點,二是need statment部分可以再廣一點。這個週四上課的安排就是我們進行修改後,用5張slide以5分鐘報給老師聽。他們將我們分為兩大組,1-6組分別報給兩個老師,7-8組另外分別報給Todd Brinton與Gordon Saul。
困難的問題:手術被執行的狀況
上次Todd的意見主要是先不要太focus,而這次我們用presurgery, postsurgery與post surgery的方式呈現我們所做過的survey他表示這個很不錯。另外主要給我們的建議是可以再去調查實際市場的狀況看看?因為我們提到一個現象,就是peterygium病人其實很多,但美國已知的資料庫查起來才一年一萬例的手術,其實很少。另外加上一點是,在美國,ptrygium手術其實在診所執行獲利較高,但"可能"卻比較少在那裏執行。所有有個潛在的痛點是在於如何讓醫師或診所甚至是病人,更願意接受這個手術。不過這裡的問題就在於,我們無法回答為何會是如此。於是我們主要還是針對我們目前收集到比較明確的資料,在於手術時間、困難度上做文章,痛點放在減少手術困難度上。不過Todd表示,用時間衡量問題的大小就比較困難,很可能手術本來就不多,也沒有動力要讓這個手術做更快。
困難的問題,可能就是機會
這次讓我學到一個經驗,有時侯最搞不懂的問題,甚至是很難回答的問題,或許就是潛在機會的所在。雖然也不確定去挖就一定有值得做的痛點,搞不好只是因為這個疾病本來就是良性的問題,在醫師心目中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問題,就也不會督促病人去做這個手術。但也可能是卡在某個問題,例如組員Frank提了一個可能性是fibrin glue太貴,又不好儲存可能是診所醫師不願意做的原因。
小記:本組的合作模式
我感到很幸運,這次遇到的組員各各主動,而且對問題都很有邏輯感。兩位女生,一位是念醫學工程的碩士生,一位是博士生(糟糕念甚麼的一直沒搞懂)。兩位男生,一位是在舊金山執業的眼科醫師,一位是海外來stanford念GSB的心臟外科醫師。最後一位是機械背景的碩士生。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太一樣,Zina講話超快,很活潑,最常主動提一些解決方案。Nicole是個很樸實的人,默默地就約了很多interview,也最快回覆版上有人提到的問題。Frank是眼科醫師,是個很溫暖的人,總是主動打招呼,還會噓寒問暖。由於這是他的本科,也是展現最多熱情的人。他算是本組很自然出現的leader,但不是很明顯。他主要會主導統整如何分工,如何統一方向。David是心臟外科醫師,有點搞不清楚他是澳洲還是紐西蘭來的,因為他們降話都好快呀,聽不太清楚。他也是很活潑,很常講反話,有時候我都反應不過來。他也會很直接的表示我對這個主題沒那麼有興致,不過他也主動找到了發明PERFECT手術的人方談,講起來也很好笑,說這個人根本就是活在自己世界,都跟別人做法不一樣。Ben算是比較木訥的人,他也是默默的查資料,做紀錄等等。有趣的是,很明顯的,若要比較,做presentation算是比其他人沒那麼流利的(不過我可能會是排最後),難道工程的都比較木訥!?
有人carry真好
我的話,對自己的定位比較算是surpotive,其實我感覺蠻開心的,其實有很多問題都不太好統合,但大家都自動自發地完成了。舉今天我可能就會想到,下週要midterm了,要怎麼分工?slide要分著做嗎?題目方向要做修正嗎?結果力馬Frank就說他要來報,slide他也會做。分工的話,Nicole就說,Frank就outsource吧!另外關於如何找到手術執行狀況的分析,Frank力馬主導就專注於訪談在clinic執業的醫師,然後用分區的方式各自去找,下週二回覆統計結果。真是太有執行力了。
Interview的重要
目前我感受到自己很需要加強的部分就是interview的部分。這些組員執行起來似乎都不太有困難,很容易就到處去做連結,訪談。而我內心自己知道,若能想出不用interview或是有不用Interview的藉口我一定會盡量不去找人。但從各個訪談的收穫來看,這個步驟超級重要,而且願意分享的人出奇的多。這應該是我目前學到最重要的一課了。